跳到主要內容區
:::
:::

【2024 新媒體藝術特展-後影像過敏】

【活動資訊】

後影像過敏-# 新媒體藝術特展

文 / 羅禾淋

 

人工智慧(AI)的進步讓影像生成變得更加快捷、容易,視覺內容的數量與速度不斷增長,幾可亂真,人類在接收資訊時逐漸失去對影像的敏感性,甚至出現了「過敏」的狀態,如同感冒一樣,一種由過度暴露在影像世界中,引發的心理或生理不適感。這種現象不僅體現在個體對影像的疲勞,還反映在社會對真實與虛擬的區分逐漸模糊。展覽《後影像過敏》,談論人工智慧時代下的「後影像」,如何讓人們產生某種不適應的現象,也探討了在當前資訊爆炸的時代,人類如何在影像洪流中產生出身心的過敏反應。展覽分成兩大子題,分別是「像與造假的過載」與「人與運算的疏離」談論人工智慧時代下面臨的兩個問題。

 

「像與造假的過載」講述深偽(DeepFake)在人工智慧時代更為普及,不論是聲音、還是影像,都已經真假難辨,此時會進入一種造假的「過載」,這種過載對於影像無關信任,只有一種躁進,如楊佳蓁的作品《擬擬》,講述在社群網路短影音流行的當下,影像之下人們都有多個人設的面具,美顏濾鏡,偽裝真實的人格,成為造假正常的一種反諷。劉友真的作品《花化-看過來再看過來》,講述交友軟體的亂象,交友軟體造假與商品化,人變成大量的標籤被配對著,機械選擇人類的喜好,卻又擅自幫你決定你的喜好,這些喜好與人設,也變成詐騙的工具。張承濬的作品《內.外.》,作品以門縫建構一個虛擬真實的界線,這個界線也是界限,對照著人們對於自身心境的一種投射,也是在虛擬真實造假之下需要下意識的一種方式。

 

「人與運算的疏離」講述運算時代,後影像迅速發展的當下,人們對其產生的「疏離」,這種疏離也包含著影像大量的重複性消耗,如短影音的內容疲乏或同質化等等,都是演算法的推播所致,機器透過運算一直想要更瞭解人,但其實讓人更疏離,如林亭羽的作品《消逝與重現》,迴避影像對於人們記憶的紀錄性,刻意回歸類比,透過機械,重現記憶之中海與浪的詩性。黃雅詩的作品《人機》,以機器人的雕塑,透過互動性,講述機器與人的模糊,以探討人機在未來可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潘保源的作品《枝頭》,以真實的枝幹與虛擬枝幹的重疊,探討數位時代下,親友離世的一種疏離感,當離世親友有著大量的網路痕跡時,在世與離世好像同時存在。

 

「過敏」如同有著會傳染的病毒,因此展出作品形式皆以「沙盒(sandbox)」的方式,來進行創作的思考。沙盒是一種安全機制,為執行中的程式提供隔離環境,也通常是作為隔絕惡意程式,或不可信程式,提供實驗之用。隨著數位媒體的普及,影像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傳遞工具,人們逐漸習慣了透過視覺來理解和處理世界。然而,這種過度依賴與消費影像的狀態,正如同身體長期暴露於過敏原般,產生了某種程度的不適與抗拒。展覽呈現了這一現象,透過多媒材創作與技術,邀請觀眾重新思考影像在現代生活中的角色,並反省我們在數位時代中的感知模式如何受到影像的影響與制約。《後影像過敏》希望引發人們對影像使用與接收的自省,促使觀眾重新檢視自身與影像之間的微妙關係。

 

策展人:羅禾淋

參展藝術家:林亭羽、張承濬、黃雅詩、楊佳蓁、劉友真、潘保源

 

子題分類

像與造假的過載:楊佳蓁、劉友真、張承濬

人與運算的疏離:林亭羽、黃雅詩、潘保源

===============展訊===============

·展覽時間|2024/11/28(四)(VIP)  2024/11/29(五)-2024/12/01(日)

                 11:00-19:00

·展覽地點|駁二藝術特區 P2倉庫

                 (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1號 P2倉庫)

 

主辦單位:大苑藝術

協辦單位: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

 

ImgDesc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