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美新聞】本校動美所互動裝置展《寧南1725—AR時空大南門》展至6月1日,歡迎蒞臨欣賞!

【本校動美所互動裝置展《寧南1725-AR時空大南門》展至6月1日,歡迎蒞臨欣賞!】

由南藝大師生團隊共同創作的互動藝術裝置《寧南1725—AR時空大南門》,以擴增實境技術重現大南門城三百年來的歷史風貌,透過數位手段為古蹟注入新的敘事與體驗方式。

2025年適逢臺灣府城建城滿三百年,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於5月9日至11日舉辦「府城城垣節:城是生活嘉年華」活動。大南門作為全臺唯一現存保留完整甕城形制的古城門,不僅是當年防禦外敵的要塞,更肩負起城內外物資與文化交流的樞紐角色,三百年來見證了城市的變遷與發展,如今更成為臺南代表性的文化地標之一。此次三百年紀念活動強調以全民參與喚起歷史記憶,凝聚守護文化資產的共識,為府城書寫嶄新的歷史篇章。

《寧南1725—AR時空大南門》由南藝大副教授兼藝術家羅禾淋攜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影像美學研究所學生共同創作,作品設計靈感來自Google map的地標符號,觀眾只需站於作品前方,便可開啟一扇「虛擬時光門」,穿越時空進入清代的大南門街景,感受當時府城的市井繁華。此裝置融合擴增實境(AR)技術與互動設計,透過大型顯示螢幕呈現立體空間中的歷史場景,使觀眾能自由探索大南門的建築細節,並與不同時期的歷史人物、事件及物件進行互動,體驗從清領、日治至當代的時空演變,讓歷史不再只是靜態的紀錄,而成為可被感知與參與的沉浸式旅程。

展期間,南藝大團隊也規劃導覽活動,帶領建興國中的學生前來參與體驗與實地導覽,透過生動解說與互動裝置結合,讓青少年從中認識大南門的歷史文化與空間演變,加深在地文化理解與學習興趣。

本計畫由動畫藝術影像美學研究所學生共同完成,包含計畫助理林亭羽執行,前期歷史與場域資料由黃孟凡與謝雨庭進行調研,動畫腳本由黃孟凡撰寫,美術設計則由張承濬、楊佳蓁、林亭羽與劉友真共同完成,展現團隊橫跨研究、創作與技術實踐的協同成果。作品展示從5/9-6/1,地點在大南門,南門城前方,歡迎各位蒞臨觀看。

================================================

【展覽資訊】

《寧南1725-AR時空大南門》

日期:2025.05.09-06.01

時間:24小時開放

地點:南門公園(700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一段84巷)

計畫主持人:羅禾淋副教授

顧問:黃恩宇教授

創作執行: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

計畫助理:林亭羽

前期研究:黃孟凡、謝雨庭

動畫腳本:黃孟凡

美術:張承濬、楊佳蓁、林亭羽、劉友真

程式:藍苡珊

程式美術:楊尚茹

裝置:黃建寰

大南門的未來想像:花苼米藝術設計教室  陳儷分老師

參與學生:王宣予、王渝媗、甘定恩、何修妤、余倇禎、吳欣娠、吳嬛悅、李妍樂、李珩禕、李詠妍、林秉諺、林宥愷、林禹衡、柯尹希、洪妤渘、郭昕蕎、陳伯銓、陳明惠、陳宥瑄、陳昱昇、陳耘汝、陳語昕、陳曉璐、陳澤恩、陳曙菲、鄒世侖、趙晨希、劉宴郡、潘泳諠、鄭楀璇、謝幸妍、蘇品齊

報導連結|https://secretariat.tnnua.edu.tw/p/406-1002-50321,r943.php?Lang=zh-tw